大家教育网 大家教育网

对不起,我曾是校园霸凌者

niu 2 0

》》》点击全文阅读《《《

第一章:粉笔折断的瞬间九月的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,在讲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

李悦捏着粉笔的手指微微用力,在花名册上轻轻划过。“林晓晓。”“到。

”一个清脆而略带怯意的声音从教室后排传来。李悦抬起头,目光越过四十多个孩子的头顶,

落在那个刚刚转学来的女孩身上。就在这一瞬间,她手中的粉笔“啪”地一声断了。

讲台下的孩子们窃窃私语起来。***从来都是沉稳的代名词,

怎么今天会在课堂上如此失态?李悦愣在原地,手指还保持着捏粉笔的姿势。

那个站起来的女孩子——那双眼睛,那个微微向右歪头的习惯,

那抿嘴时左边脸颊若隐若现的酒窝——一切都太熟悉了,熟悉得让她心脏骤停。

十五年前的画面如洪水般冲破记忆的闸门。“林小雨,你这衣服上是什么味道啊?

”十四岁的李悦捏着鼻子,夸张地后退一步。那是初中二年级一个闷热的下午,

放学后的教室里只剩下几个值日生。

林小雨怯生生地低头闻了闻自己的校服:“没、没什么味道啊...”“怎么没有?

”李悦旁边的王薇会意地接话,“一股穷酸味。”几个女生哄笑起来。

林小雨的脸瞬间涨得通红,她匆忙收拾书包想要离开,却被李悦拦住了去路。“急着去哪啊?

不是说要留下来做卫生吗?”李悦歪头笑着,眼神却冰冷。

“我、我今天不是值日生...”林小雨小声辩解。李悦拿起讲台上的水杯,

故作不经意地一泼,水正好洒在林小雨的校服前襟上。“哎呀,不好意思,手滑了。

”林小雨校服上顿时湿了一片,浅色的布料变得透明。她惊恐地抱住双臂,

眼泪在眼眶里打转。“你们在干什么?”一个男声从教室门口传来。是班长周磊。

李悦立刻换上无辜的表情:“我不小心把水洒在小雨身上了,正跟她道歉呢。

”周磊怀疑地看了李悦一眼,然后转向林小雨:“你没事吧?”林小雨只是摇头,

抓起书包冲出了教室。在她离开前,

李悦看到她校服背后不知被谁用圆珠笔写上了“穷鬼”两个字。“***?

”一个稚嫩的声音把李悦从回忆中拽回现实。她眨了眨眼,发现自己还站在讲台上,

手中的半截粉笔已被捏得粉碎。“***,您没事吧?”林晓晓关切地看着她,

那双眼睛与记忆中的林小雨几乎一模一样。“没事。”李悦强迫自己微笑,声音却有些沙哑,

“我们继续点名。”接下来的课堂,李悦屡屡失态。写板书时写错了字,

叫学生回答问题时张冠李戴,甚至有一次径直走向教室后排,却忘了自己要拿什么。“老师,

您脸色不太好。”下课铃响起时,班长陈静担忧地说,“要不要去医务室看看?

”李悦摇摇头,勉强挤出一个笑容:“可能是昨晚没睡好。大家下课吧,

记得完成今天的作业。”孩子们一窝蜂地冲出教室,唯有林晓晓慢吞吞地收拾着书包,

不时偷偷瞄李悦一眼。“晓晓,你有什么事吗?”李悦主动问道。女孩吓了一跳,

随即低下头:“没、没什么。就是...***,您认识我妈妈吗?您刚才看我的样子,

好像认识我似的。”李悦的心猛地一沉。孩子的直觉总是这么敏锐。“为什么这么问?

”她尽量让语气保持平静。“因为您看我的眼神...跟我妈妈看一张旧照片的眼神很像。

”晓晓轻声说,“她有时候会拿出一张初中毕业照,看着看着就哭了。”李悦感到一阵眩晕,

她扶住讲台才稳住身形。“我不认识你妈妈。”她撒谎了,声音干涩,“快去上体育课吧,

要迟到了。”晓晓点点头,背上书包离开了教室。当教室里只剩下李悦一人时,

她几乎是冲到了办公桌前,颤抖着手打开学生档案。林晓晓,2008年3月5日出生。

母亲:林小雨。父亲一栏空白。真的是她。林小雨的女儿。李悦瘫坐在椅子上,

冷汗浸湿了她的后背。十五年过去了,她以为那段往事早已被时间埋葬,

没想到命运竟以这种方式让它重见天日。那天晚上,李悦失眠了。她躺在黑暗中,

眼睁睁看着天花板上的光影随着过往车辆的车灯变化。每一次闭上眼睛,

都会看到林小雨那张泫然欲泣的脸。“你们能不能放过我?”记忆中,林小雨曾这样哀求。

“放过你?多没意思啊。”年轻的李悦笑着回答,“你可是我们班的‘开心果’。

”最让李悦无法释怀的,是导致林小雨最终转学的那件事。那是初三上学期的期中考试后,

李悦因为数学考砸了,心情极其糟糕。当她看到林小雨拿着满分的数学试卷羞涩地笑着时,

一股无名的怒火涌上心头。“肯定是作弊的。”李悦大声对周围的同学说,“她家那么穷,

请不起家教,怎么可能考满分?”林小雨试图辩解,但她的声音被淹没在一片质疑和嘲笑中。

第二天,李悦带来了一封信——一封她模仿林小雨笔迹写的情书,收信人是已婚的数学老师。

她“不小心”把信掉在了班主任办公室门口。后果可想而知。尽管林小雨极力否认,

但那封笔迹几乎可以乱真的情书让她百口莫辩。数学老师被停职调查,

林小雨则成了全校指指点点的对象。一周后,林小雨转学了。临走前,她找到李悦,

只说了一句话:“我会记住这一切的。”李悦从未想过,十五年后的今天,

她会以这种方式再次面对过去的错误。她起身走到书桌前,打开一个上了锁的抽屉。

里面放着一本旧相册,她翻到初中毕业那一页。照片上的同学们笑容灿烂,

唯有林小雨的位置空着——她在毕业前就转学了。照片背后,

李悦用钢笔写了一行小字:“我对不起林小雨。”这么多年来,她一直试图弥补自己的过错。

她成为老师,特别关注那些被排挤、被孤立的学生。她参与反霸凌项目,

在学校里推行包容教育。但她内心深处知道,这些都无法抵消当年对林小雨造成的伤害。

而现在,林小雨的女儿出现在她的班级里。这是巧合,还是命运的安排?李悦闭上眼睛,

脑海中浮现出晓晓那双清澈的眼睛。那眼神中有着与年龄不符的忧郁,

让她想起当年的林小雨。“我必须弥补。”李悦轻声对自己说,“无论如何,

我要保护好这个孩子。”窗外,第一缕晨光已悄然出现。新的一天即将开始,而李悦知道,

从今天起,一切都将不同了。她将如何面对晓晓?如何面对可能认出她的林小雨?

这段尘封的往事会如何影响现在的生活?无数问题萦绕在李悦心头,

但没有一个有着明确的答案。她唯一确定的是,十五年前开始的故事,如今终于迎来了续集。

而这一次,她不能再搞砸了。第二章:轮椅上的故人三天后,李悦站在一栋老旧居民楼前,

手中紧握着家访记录本。下午四点的阳光斜斜地照在斑驳的墙面上,勾勒出岁月侵蚀的痕迹。

这座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老楼,与她记忆中林小雨初中时居住的地方惊人地相似。

李悦深吸一口气,空气中弥漫着楼道里潮湿的气味和某户人家烹饪晚餐的香气。

她按照学生档案上的地址,找到了三单元401室。门铃响起后,屋内传来轮椅转动的声音。

门开了,坐在轮椅上的女子抬起头的那一刻,李悦感到时间仿佛凝固了。林小雨。

尽管十五年过去,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痕迹,

但那双眼睛——李悦永远不会忘记那双总是带着怯意和忧郁的眼睛。“您好,

是林小雨女士吗?我是晓晓的班主任李悦。”李悦强迫自己保持镇定,

声音却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。林小雨的表情有瞬间的凝固,瞳孔微微收缩,

但很快恢复了平静。“***,请进。”她的声音平静得出奇,

仿佛接待的只是一位普通的老师,而不是曾经深深伤害过自己的人。李悦走进屋内,

迅速扫视了这个狭小但整洁的居所。老式的家具虽然陈旧,却被擦拭得一尘不染。

窗台上几盆绿植生机勃勃,墙上挂着晓晓的奖状和几幅水彩画。

“晓晓去同学家做小组作业了,应该快回来了。”林小雨转动轮椅来到客厅中央,“家里小,

您随便坐。”两人不约而同地维持着表面的平静,仿佛真的是初次见面的学生家长和老师。

但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感几乎触手可及。“晓晓转学过来还适应吗?”李悦在旧沙发上坐下,

打开记录本,试图用职业性的问题打破尴尬。“她说同学们都很好,

特别是***您很照顾她。”林小雨的语气平淡,目光却锐利地扫过李悦的脸,

像是在寻找什么痕迹。李悦感到一阵心虚。“这是应该的。晓晓是个很懂事的孩子,

就是有点内向。”“她从小就这样。”林小雨低头整理腿上的毛毯,“单亲家庭的孩子,

难免会比别人敏感些。”谈话间,李悦注意到林小雨左手无名指上有一道明显的疤痕,

像是被什么利器所伤。当她伸手去拿茶几上的水杯时,动作有些不便,似乎手腕也受过伤。

“妈,我回来了!”门被推开,晓晓背着书包走进来,看到李悦时眼睛一亮,“***,

您真的来家访了!”晓晓放下书包,熟练地走到厨房开始烧水泡茶。

李悦注意到这个十一岁的女孩动作异常娴熟,显然早已习惯了照顾行动不便的母亲。

“老师请喝茶。”晓晓端来一杯热茶,在俯身放茶杯时,她的袖子微微上滑,

露出了手腕处一道淡白色的疤痕。李悦的心揪紧了。那疤痕看起来有些年头了,

不像是孩子平常玩耍能造成的伤口。“晓晓,去把昨天的作业拿来给***看看。

”林小雨轻声吩咐。女孩点头离开后,客厅里再次陷入沉默。

李悦鼓起勇气问道:“晓晓手上的疤...”“她小时候不小心打碎玻璃杯划伤的。

”林小雨迅速回答,语气中带着一丝防御性。李悦没有继续追问,但内心的疑虑却加深了。

那道疤痕的形状和位置,与她曾在一些自残青少年案例中看到的太过相似。“我听晓晓说,

您是因为车祸...”李悦谨慎地选择措辞。“嗯,四年前的事。”林小雨摸了摸膝盖,

表情平静,“命捡回来了,腿没保住。”但李悦注意到,在说这句话时,

林小雨的右手无意识地攥紧了轮椅的扶手,指节发白。“我很抱歉。”“没什么可抱歉的,

和***没有关系。”林小雨淡淡地说,目光却别有深意。谈话间,

门外突然传来粗暴的敲门声和一个男人粗哑的嗓音:“林**,我知道你在家!

这个月的房租该交了吧?”林小雨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。她示意李悦不要出声,屏息等待着。

几分钟后,门外的脚步声渐渐远去。“不好意思,让您见笑了。”林小雨低声说,

脸上闪过一丝窘迫。李悦想起刚才在楼道里看到的催租通知,

意识到林小雨母女的经济状况可能比想象中还要糟糕。“如果需要帮助...”“不用了。

”林小雨打断她,语气突然变得生硬,“我们过得去。”晓晓拿着作业本回到客厅,

敏感地察觉到空气中紧张的气氛,不安地看着两个大人。李悦翻阅着晓晓的作业,

发现这个女孩的成绩出乎意料地优秀,特别是作文中流露出的细腻情感和深刻思考,

完全超出了同龄孩子的水平。“晓晓很有写作天赋。”李悦真诚地称赞道。

林小雨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真实的微笑:“随她爸爸,他以前文笔也很好。

”这是李悦第一次听到关于晓晓父亲的信息。

她注意到林小雨用的是“以前”这个奇怪的措辞,仿佛那个人已经不在人世,

或者不再写作了。家访接近尾声时,李悦起身告辞。林小雨转动轮椅送她到门口。“***。

”就在李悦踏出门的那一刻,林小雨突然叫住她,“您觉得人真的能改变吗?”李悦转身,

对上林小雨深邃的目光。这个问题表面简单,但李悦知道它背后的重量。“我相信人可以。

”李悦轻声回答。林小雨若有所思地点点头:“晓晓很喜欢您,

她说您是她遇到过最好的老师。”这句话像一把刀子刺进李悦的心脏。

她配得上这样的评价吗?离开林家,李悦在楼道里遇见了刚才催租的房东。

那是一个五十多岁、面色不善的男人。“你是她们家亲戚?”房东打量着李悦,

“告诉林**,最晚月底,再不交租我就换锁了。”李悦点点头,没有表明身份。

走下老旧的水泥楼梯时,她的心情比来时更加沉重。十五年前,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,

那个怯懦的林小雨会变成今天这个坐在轮椅上、眼神坚毅的单亲母亲。

更想不到自己会以老师的身份重新进入她的生活。李悦回头望向那栋老楼,四楼那个窗户里,

她仿佛看到窗帘微微晃动,像是有人刚刚从窗边离开。

她不禁想起林小雨关于“改变”的问题。是的,人可以改变,

但过去的错误真的能够被原谅吗?伤痕真的能够完全愈合吗?李悦不知道答案。她只知道,

看到晓晓手上的疤痕和林小雨轮椅上的生活,

她内心某种沉睡多年的愧疚感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苏醒。而更让她不安的是,

林小雨真的没有认出她吗?还是选择假装不认识?那个关于车祸的解释,

为何听起来如此经不起推敲?李悦带着更多疑问离开了那个小区,却没有注意到,

四楼窗户后面,林小雨正透过窗帘缝隙目送她远去,手中紧握着一张已经发黄的初中毕业照。

第三章:疤痕下的真相周一清晨,李悦提前一小时来到学校,手中提着一个小型监控摄像头。

趁着教学楼还空无一人,她悄悄走到教师停车场,

将摄像头对准了自己的车——那个房东昨晚威胁林小雨的画面还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。

上午第三节课是林晓晓所在班级的美术课。李悦本可以去办公室批改作业,

却鬼使神差地走向美术教室。“***?”美术老师陈静有些惊讶地看着出现在门口的李悦。

“我来看看学生们的创作情况。”李悦找了个借口,

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靠窗位置的林晓晓身上。孩子们正在绘制“我的家”主题水彩画。

大多数学生的画作色彩鲜艳,充满阳光和笑容。而林晓晓的画纸上,

只有灰黑两种色调:一栋倾斜的老楼,窗口坐着一个小小的轮廓,整幅画透着说不出的压抑。

陈静轻声对李悦说:“晓晓很有天赋,但她的画总是让人心疼。心理老师上周评估过,

说她可能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。”李悦的心沉了下去。下课后,

她找借口让晓晓留下来帮忙整理画具。“晓晓,你的画很有特点,但为什么只用黑白两色呢?

”李悦假装不经意地问。晓晓低头整理画笔:“彩色颜料太贵了,

妈妈说能用黑白画好才是真本事。”这明显是孩子重复大人的借口。李悦没有戳穿,

只是温柔地拍拍她的肩:“下午体育课记得换运动服,今天要测800米。”下午两点,

体育馆更衣室内充满了女生们的嬉笑声。李悦以协助体育老师记录成绩为由,

再次出现在这里。当晓晓脱下校服衬衫时,李悦的呼吸几乎停滞。女孩瘦弱的背脊上,

布满了深浅不一的疤痕。有长长的划痕,有圆形的烫伤痕迹,

甚至有一处像是被什么尖锐物体刺伤的旧痕。最令人心惊的是,

这些伤痕显然是在不同时期造成的,有些已经淡去,有些还带着淡淡的粉色。“晓晓,

你背上...”李悦的声音颤抖。女孩猛地转过身,慌忙穿上运动衫,

眼中闪过恐慌:“是、是我小时候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下去弄的。”这个解释如此苍白,

连旁边的几个女生都投来怀疑的目光。晓晓系扣子的手指在微微发抖,李悦不忍心再追问。

体育测试结束后,李悦直奔学校心理咨询室。心理老师张敏是她的大学同学,两人关系不错。

“你说的情况确实值得关注。”张敏推了推眼镜,“晓晓转学来的评估报告显示,

她有过度的警觉性、回避特定话题的表现,这都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典型症状。

”“那些伤痕...”“新旧不一的伤痕,特别是那种圆形的,很可能是烟头烫伤。

”张敏的表情严肃,“按照规定,我们需要考虑是否涉及家暴,并上报相关部门。”“不,

不可能是她妈妈。”李悦脱口而出,“我见过林小雨,她不是那样的人。

”张敏奇怪地看了她一眼:“你好像对这对母女特别了解?”李悦一时语塞。放学后,

她没有直接回家,而是去了市立图书馆的报刊阅览室。在管理员疑惑的目光中,

她借阅了十五年前的本地报纸合订本。翻动着泛黄的报纸,李悦的手指突然停住了。

一则小小的社会新闻吸引了她的注意:《花季少女深夜跳天桥,

重伤送医》报道日期正是林小雨转学后的第二个月。

文章描述一名15岁少女因“学业压力”从过街天桥跳下,虽经抢救保住了性命,

但脊柱严重受损,可能导致终身瘫痪。报道没有提及少女的姓名,

但时间、地点和伤势都与林小雨的情况惊人吻合。李悦捂住嘴,防止自己惊叫出声。

原来所谓的“车祸”,根本就是自杀未遂。她继续翻阅,

在三个月后的报纸上找到了后续报道,提到少女已被转移到外地的一家康复中心。此后,

再也没有相关消息。合上厚重的报纸合订本,李悦靠在椅背上,感到一阵眩晕。

如果林小雨的自杀与当年的霸凌有直接关联,那她自己岂不是间接造成了这一切?

走出图书馆时,天色已晚。李悦犹豫再三,还是驱车前往林小雨家的小区。

她需要确认那个暴躁的房东不会再骚扰她们。将车停在小区对面的街边,李悦正准备下车,

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一瘸一拐地走进小区门口的小超市。是林小雨,

她竟然独自一人坐着轮椅出门了?更让李悦惊讶的是,在超市门口,

林小雨竟然缓缓从轮椅上站了起来,虽然步履蹒跚,但确实是在行走。她进入超市,

几分钟后提着一个小袋子出来,重新坐回轮椅,才继续前行。李悦震惊地坐在车里,

手指紧紧握住方向盘。林小雨的腿明明可以行走,为什么要一直坐轮椅?

这个发现让她对过去几天建立起来的所有认知产生了动摇。当晚,李悦再次失眠。

她打开那个上锁的抽屉,取出初中毕业照,目光停留在林小雨空着的位置上。

“你到底经历了什么,小雨?”她轻声自语,“为什么你要假装瘫痪?

晓晓身上的伤痕又是怎么回事?”无数疑问在李悦脑海中盘旋。她意识到,

自己看到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,而真相可能比她想象的更加复杂和黑暗。第二天一早,

李悦接到保安室电话,说她车上安装的监控拍到了可疑人物。视频显示,凌晨三点左右,

一个戴着帽子和口罩的人在车旁徘徊良久,似乎在寻找什么。虽然无法看清面容,

但李悦注意到那人离开时略显蹒跚的步态,与昨晚她看到的林小雨的步态惊人地相似。

事情变得越来越诡异了。李悦知道,她必须更深入地了解这对母女,

不仅是为了弥补过去的过错,更是为了揭开隐藏在表象下的真相。而这一切,

都将在即将到来的校园才艺表演中迎来转折。晓晓报名演唱的歌曲,

正是当年林小雨最爱的那首《明天你好》。

第四章:那首不敢唱的歌校园才艺表演的海报贴满了教学楼走廊,

彩色字体洋溢着青春的活力。李悦站在海报前,

目光锁定在参赛者名单的第三行:林晓晓《明天你好》。这首歌曲像一把钥匙,

瞬间打开了记忆的闸门。十五年前的校园艺术节,林小雨就是唱着这首歌,

获得了全校第一名。那天她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连衣裙,声音清澈得如同山间泉水。

“***?”李悦转身,看到晓晓怯生生地站在身后,手指紧张地绞着衣角。

“我想报名才艺表演,但是...”女孩低下头,“我不敢一个人上台。

”李悦的心柔软下来:“你选了《明天你好》?”“嗯,妈妈经常哼这首歌,

她说这是她以前最喜欢的。”晓晓眼中闪过一丝期待,“***,您能陪我练习吗?

”面对这双与林小雨如此相似的眼睛,李悦无法拒绝。放学后的音乐教室里,

夕阳为钢琴镀上一层金色。晓晓站在窗边,深吸一口气,

开始清唱:“看昨天的我们走远了/在命运广场中央等待...”声音响起的那一刻,

李悦感到时间仿佛倒流。同样的旋律,同样的歌词,甚至连晓晓微微闭眼投入的表情,

都与记忆中的林小雨如出一辙。“对不起,我唱得不好。”一段结束后,晓晓不安地说。

“不,你唱得很好。”李悦走到钢琴前坐下,“我来帮你伴奏吧。”她的手指轻触琴键,

熟悉的旋律流淌而出。这是她曾经为林小雨伴奏过的曲子,每一个音符都带着过往的重量。

“***,您怎么会弹这首歌?”晓晓惊讶地问。李悦没有回答,而是继续弹奏。

在音乐声中,记忆如潮水般涌来。十五年前的画面在脑海中清晰浮现:艺术节前,

林小雨偷偷找她帮忙伴奏。“你是班上钢琴弹得最好的,”那时的林小雨眼中带着恳求,

“我不敢找音乐老师,他太凶了。”李悦答应了,但内心却充满矛盾。

她嫉妒林小雨拥有她所没有的歌唱天赋,嫉妒即使被欺负也依然保持善良的性格。

在艺术节前一天的排练中,她故意弹错几个音符,让林小雨在音乐老师面前出丑。“李悦,

你是故意的吗?”排练结束后,林小雨红着眼眶问。“我怎么可能是故意的?

”李悦故作无辜,“是你自己跑调了,还怪我弹错?”那一刻,林小雨眼中的光芒熄灭了。

李悦永远忘不了那种眼神——不是愤怒,而是深深的失望。“***?您怎么了?

”晓晓的声音将李悦从回忆中拉回现实。她这才发现自己的手指已经停下,

而脸颊上不知何时多了两道泪痕。“没什么,想起了一些往事。”李悦迅速擦掉眼泪,

“我们继续吧。”接下来的练习中,李悦全心全意地指导晓晓。她纠正每一个音准,

调整每一处气息,仿佛通过这种方式,能够弥补十五年前对林小雨的亏欠。表演当天,

学校礼堂座无虚席。李悦坐在教师专区,心跳加速。晓晓的节目排在第五个,

当报幕员念出她的名字时,李悦看到礼堂后排的入口处,林小雨的轮椅缓缓出现。

》》》点击全文阅读《《《

发表评论 (已有0条评论)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